来源:铁岭日报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6日
一季度我市一产业增加值达23.8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排在全省第4位,取得了“开门红”的可喜成绩。
扎实开展春耕备耕
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正是土壤墒情最佳时期,在昌图县亮中桥镇,盛泰农机专业合作社抢抓有利时机,开始了大面积春耕播种,合作社理事长盛铁雍说,得益于扎实的备耕工作,春耕生产十分顺利,五一之前合作社流转的8200亩土地将全部完成播种。
今年我市粮食生产目标确定为:播种面积740万亩、总产量80亿斤,扩种大豆1.5万亩。新年伊始,市农业农村局早部署、早落实,已将任务分解到县(市)区。同时,全力抓好农资储备工作,满足农民备耕需求,至3月底,全市种子、化肥、农药等主要农资下摆入户率已分别达约90%、80%和30%。
市农业农村局还开展了春季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维护我市农作物种子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确保农民用种安全。一季度,全市共检查种子企业17个次、经营门店434个次,共立案调查各类涉种违法案件20起,共处罚金4.7万元。
加快畜牧业发展
肉蛋奶总产量全面增长
在位于铁岭县腰堡镇的铁岭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头头白条猪经过现代化的屠宰生产线,被分割处理成鲜肉产品。“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通过精细化分割,可加工出五花肉、后腿肉、猪蹄、排骨等600余种产品。”公司总经理徐磊介绍,目前,公司每小时可屠宰650头生猪,按实际生产情况计算,一年大约可屠宰200万头。
一季度,我市以牧原集团在铁岭打造的生猪养殖、饲料生产、生猪屠宰全产业链为依托,让大企业、大集团成为生猪产业新的增长点,并结合我市生猪生产实际,以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为核心调控指标,坚持预警为主、调控兜底、及时介入、精准施策的原则,落实生猪稳产保供“菜篮子”工作。同时,我市扎实开展畜牧统计监测工作,按时完成各辖区内畜牧生产数据统计,及时进行分析研判,做到应统尽统。一季度全市生猪、牛、羊、禽等主要品种饲养量及肉、蛋、奶产量等各项畜牧生产数据全面增长,为我市一季度一产业增加值提供了重要支撑。
加强培训与合作
不断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
“专家讲解的玉米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让我受益匪浅,今年我要拿出一块地试试实际效果。”在今年3月下旬,铁岭县农业农村局举办的一个助力春耕备耕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培训班上,来自铁岭县阿吉镇的农民李生说。
开原市学军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学军也在3月初的一场辽宁北部稻区春耕备耕培训会上受益。他说:“通过培训,我学到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前,我们都是发现病虫害之后再用药,而绿色防控以预防为主,减少农药使用,有利于粮食安全,提升水稻品质。通过培训学习,今年我有信心实现水稻丰收。”
农业生产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去冬今春以来,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已组织农民培训共计1.4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万余份,向众多李生、王学军这样的农民推广适合我市耕种的新品种和新技术。为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我市积极开展与省农科院对接合作,5个专家服务团队对接新型经营主体20余家,结合春耕生产共开展农技服务30余次。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对保障粮食安全、强化农业指导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农业农村局将积极引导农民做好春耕工作,并以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带动,着力在打造特色产业、精品农业、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促进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提质、农民增收。